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中国古代的铜镜

鉴[jiàn]、镜与阳燧[suì]

1、鉴与镜

古人以水盆盛水照容,这种水盆称为鉴。

“鉴”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字形就是一个人低头看水盆,在以水照容。

青铜器中的铜鉴是敞口深腹的大水盆,一物多用,除了盛水照容还可以冰酒、洗浴等。

“镜”字则出现较晚,《说文》中说:“镜:影也”,镜就是照影的工具。汉代后镜、鉴两字混用。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这里的“鉴”,就是铜镜。

鉴字可引申为审视、警戒之意,大量成语与此有关,如以人为鉴,前车之鉴。

人类最早看到自己的容貌,是以水照容的,自我意识从此觉醒,后发展出铜镜,早期铜镜工艺差,照容功能不能彻底取代静水,有一段并用的时期,周代工艺进步,磨好的铜镜光可鉴人,逐渐取代了以水照容。

2、阳燧[suì]

西周开始,考古中发现了一类凹[āo]面铜器,大小与铜镜相似,有人称之为“凹[āo]面镜”,应该叫阳燧[suì],与铜镜不是一类物品。

考古中有多面阳燧出土,例如陕西扶风出土的西周的阳燧。

《周礼 · 秋官》上说 : “ 以夫遂 (燧[suì] )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 , 以供祭祀……”

《古今注》说 :“ 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向日则火生 , 以艾承之则得火也 。”

这些典籍里说:用打磨光亮的凹[āo]面铜镜,在日光下聚焦到艾绒上,从太阳取来圣洁之火,而供祭祀之用 。

浙江绍兴出土有战国早期的阳燧。

一面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的汉代阳燧外圈铭文:“五月五,丙午,火燧可取天火,除不详。”内圈铭文:“宜子孙,君子宜之,长乐未央”,说明汉代仍有用阳燧来生火的取火方式。

阳燧是利用太阳能取火的生活用具,虽然只是一面小小的凹面镜,其中蕴含着古人对大自然的认识,说明我国古代在西周时就认识了光的传播、能量转换、焦距和焦点等科学原理,是科技史上杰出的成就。

四、工艺之谜

青铜是一种合金,主要由铜、锡、铅构成。《周礼》约成书于东周,其中《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古代铜器的金属配方。

“金有六齐[ jì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jì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suì]之齐[ jì ]。”

从配方里首先可以看出,鉴和燧(阳燧)是两种不同的器物。其次,做鉴和燧用的锡含量最高。

对古代铜镜实物的检测也证实了这一点,一项研究中测量六面历代铜镜,其中锡的平均含量高达25%,铜71%,铅4%。

而铜镜的表面含锡量更高,达到66%,学者推测战国到唐时,铜镜的工艺分四步:铸造-热处理-刮磨-开光。

“开光”即“开镜”“磨镜”,刚铸好的铜镜照影不清晰,需要开光,实际就是在表面镀锡,所以镜面的锡含量更高。开光要使用磨镜药——锡汞齐[ jì ],即“以水银杂锡末”,涂在镜面,加热使汞蒸发,再用白毡打光,就纤毫可见了。

但近年也有实验表明,铜镜中锡含量较高时,镜面呈银白色,直接研磨平整就可以很好的照容,不需要使用锡汞齐[ jì ]处理,如果使用,反而因为汞在铜镜中的扩散,铜镜很快发黑发暗,不能照容。战国到唐代的铜镜工艺,目前还是未解之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