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4:10:00
来源:【首都儿科研究所】
一个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洒满了14岁少年小林的病床。尽管这份温暖如此亲近,他却仿佛置身事外,无助与茫然交织在他的眼神中,全然不见青春少年应有的活力与朝气。我知道,15.1mmol/L血糖值就像是一道冰冷的枷锁,碾碎了少年对未来的所有憧憬。从入院起,他一直抗拒治疗、拒绝吃饭、要求出院,哭喊着:“我死都不打胰岛素!”
看到小林妈妈又一次劝说无果,在床边手足无措时,我走上前去说:“不吃饭,就没力气与疾病斗争了,也不会很快回到校园了。”
小林怒道:“我一个终身需要注射胰岛素的人,回不回校园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以后也没有什么未来了。”
我目光坚定的回答他:“谁说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就没有未来了。”
小林反驳道:“我都查过了,胰岛素一用就是一辈子,每天都要打针、用药,我还能干什么啊?”
我俯下身耐心的告诉他:“糖尿病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挑战,它也许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有点麻烦,但并不能代表你生命的全部啊。”
小林痛苦地说:“这段时间我一直很害怕,一想到不断地测血糖,还要频繁的注射胰岛素,想到同学们都在上学,而我却躺在病床上,即使出院,也要每日与针头为伴,我就觉得自己好像被排除在外,成了一个不正常的人。”
我放缓语调:“其实,每天或者每餐注射胰岛素,并不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它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测血糖加上打针,用时不到10分钟。在医院里,有许多与你年龄相仿的孩子,只要通过科学饮食、规律作息,不仅能把血糖控制好,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干扰。而且医学在不断进步,未来也许会有更简便的治疗方法。”
听到这番话,小林的眼中终于泛起光亮。我随即拿起桌上的饭菜,递给他说:“只有吃饱喝足,才有足够的力气去面对疾病、积极生活。”小林默默地接过了饭菜。
我继续问道:“你以前有过害怕无助吗?”
“上初中时,我是从外地转学来的,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圈子,我根本融不进去,非常害怕被孤立。后来,我就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也主动和同学们交流,渐渐地,开始有了很多朋友。”
“你看,这和现在多像啊!”我鼓励他说:“遇到新挑战,你能找到破局的方法。这次也一样,只要勇敢面对,眼前的困难就会成为你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小林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我明白了,我会按时用药、按时打针、好好吃饭,多和病友交流经验,糖尿病不可怕,我一定能战胜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林的血糖终于稳定了。出院前,我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详细的做了健康宣教,反复叮嘱他要监测血糖、选择健康饮食,并定期复诊。在母子两人的连连道谢中,我送他们走出病房,小林笑得灿烂,再次展露出一位少年应该有的阳光与活力。相信他一定能够学会和慢病共处,并且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小林的故事,也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当科学照进现实,当温暖驱散恐惧,那些曾以为不可逾越的障碍,终将化作生命长河中最闪耀的勋章。
本文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