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合肥环城公园,有一座纪念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1:52:00    

合肥抗战记忆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那段战火纷飞、浴血奋战的岁月虽已远去,但历史的记忆从未磨灭,英雄的精神始终熠熠生辉。

合肥,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在抗战时期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与印记。从夏阁镇的前哨激战,到德胜门的城垣沦陷;从拱辰桥的悲壮惨案,到三里街的隐秘抗争,每一处遗址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先辈们的不屈与抗争。

此次,我们以 “铭记历史 共创未来 —— 抗战烽火中的合肥力量” 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报道。通过重访抗战遗址、采访抗战老兵、解密历史史料,试图穿越时光的烟云,还原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展现合肥人民在抗战中的伟大力量与牺牲精神。


暮春的凌晨,面对突如其来的侵略,从睡梦中惊醒的合肥人拖家带口奔向拱辰桥,试图过桥向北逃命。然而,破城入侵的日军竟向手无寸铁的人们发起射击。一时间,桥上尸体枕藉,桥下河水断流……


  光阴似箭倏然过,史印如碑亘古存。


  如今,一座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间,以沉默的碑身时刻警醒世人:勿忘那段浸满血泪的屈辱历史。


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事实上,2005年之前,拱宸桥畔并未立碑。


  立碑的故事,要从当年合肥晚报记者汪武君的一个疑问讲起。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报社推出系列报道,当时我就想知道‘七七事变’后,合肥的形势究竟如何。”带着疑问,汪武君采访到了彼时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林。


合肥老拱辰桥。(图源:庐阳发布)


  留在他记录本上的,是一片血泪交织的场景:1937年12月中旬,日军的飞机空袭合肥。渐渐地,轰炸从交通要地扩大到了闹市区。次年5月的黎明,日军从城南攻入城内,梦中惊醒的市民惊慌失措地奔逃,却依然没有逃过日军的魔爪。一时间,街巷内血肉飞溅、横尸遍地。


  储祥林的讲诉中,最让汪武君心痛的是发生在北大门的拱辰桥惨案。


  经过多方走访,当时的汪武君从一位叫牛耘的老人那里了解到一些细节。“惨案发生时,牛老才11岁,和家人一起外逃到了桥附近。”回忆当年那次对话,汪武君忘不了老人讲述时的哽咽。“他说,日军的飞机俯冲着用机枪向逃难的人群射击,尾追的日军也在用机枪向过桥者扫射。仅在桥上被枪杀的市民就达数千人,桥上桥下死尸枕籍,河水因此断流……”


  “永远都不能忘记合肥人民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合肥时所受的屈辱!”汪武君说。


这里竖起一座纪念碑


  采访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汪武君独自来到了拱辰桥原址,曾经沾满血泪的拱辰桥在1954年被大水冲垮,取而代之的是公园绿树成荫、四周鸟语花香。


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图源:庐阳发布)


  “不知道这里有过桥,也不知道这里发生过惨案。”当年,汪武君随机询问了一些过往行人,听到的却是这样的回答。“如果能在原址处修建一座纪念碑,让现在的人们和将来的子孙永远了解、记住那段流血的历史该有多好!”


  2005年5月9日,《合肥晚报》在头版刊发了汪武君采写的《拱辰桥畔应竖一座死难者纪念碑》一文,呼吁相关单位和全体市民为建造拱辰桥纪念碑而努力。


  “报道一出,立即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不少部门都发出‘为拱辰桥纪念碑募捐’的倡议。”汪武君说,市民们还自发走上街头募捐,一时间爱国热潮在合肥的大街小巷涌动。


  经过多方的筹措,2006年8月15日,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在环城公园宿州路段揭幕。纪念碑耸立在环城公园的苍松翠柏之中,庄重、肃穆。


  “碑身正面是一组浮雕,雕刻着当年日军屠杀合肥市民的暴行,惨烈的景象时刻提醒我们要以史为鉴。”当天刊发的《合肥晚报》也记录下了这一难忘时刻,“今天上午,来自合肥各行各业的上千名市民冒着高温,自发来到宿州路北端的环城公园内,参加了纪念碑揭碑仪式,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今天,凝集了合肥市民太多情感的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终于矗立起来了。万里无云的蓝天作证,奔流不息的淝水作答:历史将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


守护记忆 传承薪火


  如今,这座承载着城市伤痛与民族记忆的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由庐阳区逍遥津街道拱辰社区负责日常维护。


  在社区的精心组织下,党员志愿者和“红色小管家”们形成了常态化的维护机制。他们定期清扫碑体与广场,擦拭浮雕上的浮尘,修剪周围的苍松翠柏,确保这方神圣的纪念之地始终庄严肃穆、整洁如新。这份默默的守护,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逝者无声的告慰。


  自2020年以来,庐阳区更加注重挖掘纪念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深刻内涵。在“九一八”、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清明等重要历史节点,这里不再沉寂——街道、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将静态的历史记忆转化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图源:庐阳发布)


  2024年,“九一八”事变93周年之际,庐阳区多地开展纪念活动。在拱辰桥死难同胞纪念广场,逍遥津街道党工委与拱辰社区党委联合举办“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事变”主题国防教育宣讲。活动现场,老战士宣钜华“带领”在场人员穿越时空,重温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字字铿锵,撞击心灵。六安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则以饱含深情的诗朗诵,发出了新时代少年铭记历史、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当庄重的防空警报声划破长空,全体人员肃立垂首,默哀三分钟,沉痛悼念逝去的同胞,缅怀之情在静默中流淌。


  一场场活动,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让历史的回响穿越时空,让血泪的记忆永志不忘,让伟大的红色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与力量。


  今天,这座纪念碑不仅矗立在环城公园的土地上,更永远矗立在合肥人民的心中,成为守护历史记忆、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的不灭灯塔。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李想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