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爱心助学|这个夏天,他们用汗水诠释成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09:24:00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8月13日讯(导报记者 江小聪 文/图)在许多人享受悠长暑假时,一群少年的夏天却被汗水与责任填满。他们有的在清晨的摊位前忙碌,有的在康复训练的汗水里坚持,有的在打工的间隙里翻动书页。生活的重担早早落在肩头,却压不垮他们望向远方的目光。他们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少年人的坚韧,是暗夜里自己点亮的星光。

詹浩坤

录取学校及专业:黎明职业大学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

与病魔抗争的“追梦人”

詹浩坤

詹浩坤,一个曾因脑出血而偏瘫的少年,用5年的坚持与汗水,证明了“泥潭里也能重新站起”。2020年初,他突发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导致一边手脚偏瘫。术后,他经历了漫长的康复过程,从坐稳、站立到行走,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刚开始的时候,我连翻身都困难。”詹浩坤回忆起那段日子,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我一直告诉自己,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必须坚持下去。”5年间,他每天坚持康复训练,即使摔倒也从不放弃。如今,他已经能够独立行走,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

在康复的同时,詹浩坤也没有忘记学业。他喜欢数学,享受解题带来的成就感。学校老师和同学也给予了他极大的关心与帮助,让他在逆境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对于未来,詹浩坤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够学好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将来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作出贡献。”

刘思九

录取学校及专业: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即将远赴冰城的“摆摊少年”

刘思九

上午8点,同安二环南路的舜弘现代城周边渐渐喧嚣起来。18岁的刘思九熟练地擦桌子、收碗筷,鸭仔面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整个白天,他的身影穿梭在灶台与餐桌之间,只有在中午才能回家短暂休息。“帮父母嘛,他们忙不过来。”他语气平静。

这份远超年龄的忙碌,源于家庭陡然的变故。父亲投资失败,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从刘思九上高中起,父母就开始了在路边摆摊谋生的日子。父亲还患有糖尿病,生活的担子愈发沉重。

当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抵达时,刘思九知道,新的征程开始了。选择远赴冰城,不仅因为向往北方的雪,更源于高中班主任于老师的深刻影响。“于老师是哈尔滨人,教数学,特别温柔耐心,讲得又快又好。”刘思九的敬佩溢于言表。高二、高三的班会上,于老师分享的东北生活和学习经历,在他心里悄然埋下种子。尽管专业是调剂的结果,但刘思九欣然接受:“我喜欢教育行业,给我妹妹辅导功课就很有成就感。”

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他的目标清晰而务实:高中学的是日语,大学要努力转学英语,攻克四、六级,最终目标是考研。他说:“感觉教书就是帮助别人,很有成就感。”

张志文

就读学校及年级:厦门市五显中学即将读高二

寒暑无休的“洗碗工”

张志文

工厂的水槽边,张志文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油腻的碗盘源源不断地堆到他面前,冲洗、清洁、归位,循环往复。一天下来,手臂的酸胀早已成为习惯的注脚。这份暑假工的报酬是一天100元,从初三毕业那年起,他的寒暑假就几乎被这样的零工填满。“贴补家用啊。”谈及初衷,男孩的回答简单直接。

这份超越年龄的承担,源于家庭的重担。父亲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如今靠帮人收取路边停车费维持生计。母亲为了能随时照料家人和接送孩子,也只能选择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一家四口蜗居在四五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姐姐高昂的大学学费更让这个收入微薄的家庭雪上加霜。“爸妈挺不容易的。”洗碗池前的劳作,让张志文更深切地触摸到生活的重量。

生活的压力并未压垮这个少年。在学校,他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担任着化学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老师挺关心我们的,成绩出现波动时总会第一时间来问我原因。”这份责任感也延伸到他的人生志向,未来他想成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教书育人很好。”他说。也许,正是在那些默默洗碗的时刻,在目睹父母艰辛的背影里,在服务同学的琐碎中,“育人”的理想种子悄然萌发。

刘梦怡

就读学校及年级:厦门市梧侣学校即将读初三

停不下来的“小太阳”

刘梦怡

清晨6点,刘梦怡已经起身,轻手轻脚地开始一天的忙碌。作为家里的长女,她的清晨很忙碌:帮妈妈张罗家务,帮忙买好一天的菜,然后才是自己紧张的学习。晚上,当功课完成,她又化身两个妹妹的小老师,辅导即将升五年级的大妹和升二年级的小妹。假期里,她的手指常在成堆的手工活材料间翻飞,折纸盒、组装小零件,一天下来能赚数十元。

一家七口人,包括四个孩子和年迈多病的奶奶,家里的负担异常沉重,全家的生计几乎全压在父亲肩上。父亲是一名仓管员,底薪2200多元,依靠长时间的加班,月收入才能勉强达到5000多元;母亲全职照顾年幼的弟弟,分身乏术。

生活的清贫并未使少女的光芒黯淡。在学校,刘梦怡是耀眼的星辰:担任班长和英语课代表,成绩稳居班级前三、年段前二十,英语更是常常高居年段第一、第二名。“她很懂事的,学习成绩优异,在家也会帮忙干活。”父亲语气里有藏不住的心疼,更有为女儿骄傲的欣慰。

她像一颗小太阳,燃烧自己,温暖着整个家庭。那些在灶台边、辅导桌旁、手工活堆里默默付出的时光,是这个长女无声却最有力的成长宣言。

卓欣盈

就读学校及年段:厦门第二外国语学校即将读高一

安静却坚韧的“追光者”

卓欣盈

在祥平保障房的家里,卓欣盈正安静地看着电视。当被问及兴趣爱好,她的回答是“没什么”;聊到课余活动,她说“只是单纯不想出去玩”。这个即将踏入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读高一的女孩,有着超越年龄的沉静和内敛。

这份安静之下,是家庭无声的压力。一家四口,父亲因行动不便无法工作,母亲在村部做浇花等杂活,月收入仅一两千元。弟弟刚满上小学一年级的年纪。低保是家庭微薄却重要的支撑。

在学校,这个安静的女孩展现出另一面:她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中成绩稳定在班级前几名,尤其热爱数学和历史。她还担任着卫生委员,学校老师评价她“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在家里,她同样会默默分担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诸多爱好,卓欣盈的成长之路显得格外平凡。但这份平凡中蕴藏着一种力量,一种在有限的条件下,依然努力做好本分、承担责任的力量。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她坚韧的品格;对未来的憧憬,坚定了她“追光”的脚步。

爱心助学捐款账户

户头:

厦门虎溪岩寺

开户银行:

工商银行厦门金融中心支行

账号:4100021209024904460

咨询电话:海峡导报热线 2961110

捐款请备注:海峡导报爱心助学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