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21:08:00
【来源:江南晚报】
躺在病床上,小雯后悔不已:“现在很多年轻人像我一样,三餐不定时,白天靠一杯接一杯的咖啡硬撑赶工,晚上聚会又免不了喝很多酒。真的希望大家别像我这样,一点点把身体拖垮了。”
胃癌中的“伪装大师”
小雯所患的印戒细胞癌被称为“胃癌之王”,是胃癌中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类型,占胃癌恶性肿瘤的10%左右。其名称来源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肿瘤细胞形态——细胞内充满黏液,细胞核被挤压至边缘,形如一枚戒指。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方家恒介绍,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隐匿性强
胃印戒细胞癌早期的隐匿性很强,在胃镜下表现也不明显,识别非常困难,可能表面看起来只是点、片状糜烂,而实际上已经多点生长。
病程进展快
早期患者很多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和普通消化道疾病相似,极易被忽视。多数发现就是晚期,且具有很强的侵袭力,易转移,病情进展快。
恶性程度高
印戒细胞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一般只有6—12个月,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
医生提醒,当然也不必过分焦虑,胃部出现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平常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三餐定时定量,规律进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重油重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不抽烟,少喝酒;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悦。
年龄40岁以上
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
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应更早进行胃镜检查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癌前疾病;
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以往公众认为胃癌是老年病,但近年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9—35岁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35岁以下患者占比6%~11%,较30年前翻番,且不少年轻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治疗难、预后差。
此外,胃癌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高危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史、基因易感性、长期吃腌制和霉变食物,以及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并非仅“熬夜”“吃外卖”导致。爱吃高盐、腌制、熏烤食物者需格外注意。
如何预防胃癌?
医生提醒,胃癌发展通常需要5—10年,早期干预是关键:
健康饮食:少吃腌制、烧烤食品,多吃新鲜蔬果,规律进餐。
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预防幽门螺杆菌:使用公筷、定期消毒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应定期做胃镜筛查。
转发给你身边的“拼命三郎”
工作之余
一定要重视健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