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布《关于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的情况通报》。通报中表示,故宫博物院、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于2025年7月启动明故宫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具体如下: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展示工作的要求,切实推进遗址研究与保护,经报国家文物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燕山南麓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时期遗址,也是目前国内发掘时间最长、发掘规模最大、发掘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自1945年被发现以来,琉璃河遗址历经多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陆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玉石器、原始瓷器、陶器等,其中包括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
4月4日《中国文物报》第八版考古专刊刊发文章《广西防城港沿海首次发现三国墓遗物》▲《中国文物报》报纸版面截图。广西防城港沿海首次发现三国墓遗物潘志坚 左思涵 陈启流2024年7月,广西防城港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对三普文物点进行实地复查时,在箭猪笼遗址地表发现了受雨水冲刷裸露的多件琉璃珠、玛瑙串
中新网北京8月14日电 综合消息:《文化遗产杂志》近期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由于海平面上升,海水可能最早于2080年到达复活节岛的15座标志性摩艾石像。岛上约50处其他文化遗址也面临海水的威胁。智利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一个只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以巨石像闻名于世。研究结果表明,海浪最早可能在208
4月13日,“行走黄河”行进式媒体采访团走进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保护传承中心,这里面的红陶兽形壶、八角星纹彩陶豆等文物造型生动活泼,体现了大汶口人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立足于海岱文明高地,中华礼制源头建成了集遗址保护、考古发掘、旅游参观和生态涵养为一体的一个遗址公园,同时也是向社会展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000年至4400年,以泰山为中心,覆盖今山东、苏北、皖北及豫东的“海岱地区”,其延续时间之长、分布范围之广,成为黄河下游史前文明的核心代表。4月21日至4月23日,《走遍中国》栏目推出三集系列片《大汶口猜想》,实地探访大汶口遗址,带您揭开六千年前的文明曙光、礼制的萌芽与先民的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五一”假期,人们在博物馆和古迹遗址中,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五一”假期,文博场所每天人流络绎不绝。据统计,全国一级博物馆连续两天都达到接待上限。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上新“万物和生”动物题材绘画特展,《写生珍禽图》卷、《嵩献英芝图》轴以及鸟谱图册、兽谱图册等,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文化中国行】四川夏季多雨,既考验防汛响应,也考验文物保护工作。“土遗址包括建筑土遗址、古城、关隘、陵墓等。它们力学强度低,易受水、风和可溶盐的侵蚀破坏,易在水中崩解、松散,是遗址文物中最难保存的一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所长张兵峰说,对于三星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