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1:22:00
人民日报记者 杨颜菲 范佳元
5月25日,2025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体博会”)在江西南昌落幕,展览面积16.37万平方米,吸引1800余家企业参展。
今年的体博会上,人工智能是个关键词。
在体博会一层舒华体育展区,有一台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器。体验者按照提示依次填入身体参数,完成测试并回答相关问题后,就能得到一份新鲜出炉的运动处方。“体育与人工智能和医疗的融合愈发深入,形成科技化康养,带动‘运动处方’服务快速发展。”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说。
据介绍,舒华体育今年在体博会上主推的新品,均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能实时监测跑姿数据如冲击力、步频、触地时间的变感跑台跑步机,不仅可以智能调节跑台软硬度,还能提供橡胶跑道、公路、栈道等仿真跑感模式。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连新安说:“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健身器材产品,就像内置了一个‘私人健身教练’,能让健身更科学、智能和有趣。”
人工智能除了为锻炼者量身定制区别化的锻炼方案,还能成为提升体育技能的“专业教练”。在三柏硕展区的人工智能投篮系统展台前,体验者投篮时,摄像头逐帧捕捉动作轨迹,系统随即生成出手角度、屈膝程度等多项数据,对动作进行评分,还能通过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和个性化训练方案,提高体验者的投篮精准度。
这次体博会上,体重管理成为热词之一。西安维塑科技展出的一款3D智能体测镜,通过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生成三维人体模型,直观展现体态问题,帮助用户做好体重管理,此外还能检测膝关节、骨盆前/后移等静态体态指标。工作人员介绍,结合专业级身体成分分析与瞬时高精度人体扫描技术,设备可提供个性化的体态改善方案。
与此同时,新材料与跨界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装备的边界。天津冻一动科技的零下110摄氏度超低温冷疗仓采用电制冷技术,用于快速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由15家企业组成的希飞碳纤维体育装备联盟,集中展出滑雪板、球拍、自行车等10余类碳纤维产品,拓展了轻量化材料在运动领域的应用场景;北京约顿气膜公司自主研发的模块化气膜场馆建设周期仅需30天,能耗较传统场馆降低2/3,其智能系统可实时调控温湿度,为解决传统场馆建设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新科技、新技术在体育用品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推动体育用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速实现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高端延伸、拓展。”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说。
据统计,本次体博会海外买家累计进场人次超4000,累计进场客商、观众5万人,境外VIP买家的意向采购金额超过9000万美元。这次展会不仅是展示技术的舞台,更是中国体育制造向“智造”跃升的见证,科技正让运动更科学、更普惠。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