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08:55:00
笔者有一位朋友,去年从甲单位调入乙单位。发放年度奖金时,一处发了一笔,但不是全额,另一处没发也没有音信。他打听后才知道,奖金由两处分开发。这本是一件小事,却因无人及时告知,让他平添几分困惑。
这件事让笔者联想到,“既要自己清楚,又让人家明白”实在是一门学问。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明明是按章办事,却因沟通不畅产生误解;本是简单程序,却因交代不清增加烦恼。这些矛盾往往源于一方未能“要自己清楚”,或未能“让人家明白”。
“要自己清楚”是本分。首先要加强学习,熟悉政策。吃透政策本义,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政策条文往往言简意赅,需要认真揣摩精神实质,而非机械照搬字面意思。其次要严格遵守,用好政策。把握执行标准,既不僵化教条,也不随意变通。重要的是守住公平底线,一把尺子量到底。自己清楚了,行事才有底气,决策才能服众。
“让人家明白”是情分。一要细心。告知他人时,要用通俗语言代替专业术语,用具体解释补充抽象规定。二要热心。积极为他人着想,主动换位思考,预判可能出现的疑问,提前做好解答准备。三要耐心。不因重复解释而心生厌烦,须知让人明白的过程正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时机。也就是说,遇事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要自己清楚”体现专业素养,“让人家明白”彰显服务意识。二者结合,方能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传递温度,在恪守规矩之余赢得理解。既自己站得稳、说得清,又帮助他人看得懂、想得通。这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作者:雷湘子
责任编辑:杨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