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还有多少出版老品牌等待彻底“激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9:43:00    

如果一个老品牌能引起今天读者的共鸣和反响,证明其时代价值还在凸显。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纸质书的出版上,显然是对优质资源的一大浪费。最为妥当的办法,就是实行IP战略,通过授权、扩容、“输血”、跨界、再造,让老品牌以立体、多维度的形式焕新、升级。

打造核心优质产品是所有出版机构的共识。不过,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几代人,甚至更多出版人的不懈努力。眼下,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对优质产品的呼唤,不但是广大读者的渴望,也是各个出版机构奋力前行的目标。

日前,有媒体发表了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上少社)十万个为什么分社副总监张亚丽关于该社的老品牌《十万个为什么》出版64年奋斗历程的文章。据介绍,这套书经过7次迭代,最终从纸质出版物跃升到国民科普IP。围绕这套书,上少社构建起覆盖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涵盖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网络平台、微视频、动漫、科技活动等多种形态的科普产品体系,同时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举办主题展览、进行授权合作和跨界联合开发。特别是近两年来,该社让这个老品牌搭上了人工智能时代列车,开启新一轮进化——构建“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知识开放平台”,打造垂直科普领域的专业中文大模型;建设“十万个为什么智能问答平台”,利用生成式AI技术提供即时问答服务。

当一套老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频繁出现在小读者面前时,足以证明老品牌被彻底焕新了。它不但可读,还可演、可玩、可吃、可游、可喝、可展,几乎是覆盖到小读者课外学习的各个领域。

《十万个为什么》在与时代对接中,成功地从一套书做成了一个科普产业链,乃至在打造一个“商业帝国”,这都源于这套书“精神底座”的无比坚硬,“精神内核”的无比深刻,更有上少社人永不懈怠的探索精神。

出版业虽然是一个精神产品的聚集地,但是它本质上是不断开放、不断进取的,它与时代总是能相辅相成,与读者总是能水乳交融。然而,很多出版机构虽然也有自己的看家产品,虽然也在努力地重新修改完善,但是他们的老品牌还是静静地躺在那里“深睡”,这无疑是一件憾事。

笔者以为,重塑各个出版机构的老品牌形象,让其在时代的最新需求里被彻底“激活”,是摆在出版机构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如果一个老品牌能引起今天读者的共鸣和反响,证明其时代价值还在凸显。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纸质书的出版上,显然是对优质资源的一大浪费。最为妥当的办法,就是实行IP战略,通过授权、扩容、“输血”、跨界、再造,让老品牌以立体、多维度的形式焕新、升级。这不但让老品牌得到了新生,还会给出版机构带来很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回报。

例如,河南科技出版社打造的手工图书有20多年,该社在这条赛道上精耕细作,出版了1500余种,有“玩美手工”等品牌,2023年升级为“华夏手造”。该社整合资源,挖掘IP价值,推出9门手工课、186门视频课,实现了从“一本书”到“一条链”的跨越。

再比如,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米小圈上学记”系列至今畅销上亿册。近年来,在成为“现象级”畅销书的同时,“米小圈”进军杂志、音频节目、动画、电视剧、文创等,多元化的衍生品使“米小圈”的品牌价值快速提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超级IP。

上少社《十万个为什么》的华丽转身,以及高歌猛进拓展品牌“疆土”的成功,不单是广大小读者的福祉,也让我们看到很多出版老品牌“沉睡”的潜力,它们需要“激活”、需要“唤醒”、需要“重装”,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