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京津冀首个!这家天津企业为何能率先突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8:23:00    

一卷卷超导线材以毫米级精度绕制,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测生产状态……近日,在位于滨海新区的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E医疗天津基地),一批磁共振设备正进行着组装测试。前不久,这里正式获批在综合保税区外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成为京津冀地区批准的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企业。

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保税维修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对于企业的制造和服务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家天津企业为何能率先突围?记者日前来到这座世界领先的精密制造工厂进行了探访。

从超导线绕制、保温,到设备的组装、测试,车间里,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的理念贯穿了整个生产环节。GE医疗天津基地总经理王亚男告诉记者:“我们所有的设备都由数字技术来控制,每个工位背后的系统能够显示当前的生产运行情况。所有数据会在云端进行集成和处理,我们可以基于分析结果来指导下一步的生产。”

对于一台磁共振设备来说,磁场越强,扫描时间越短、图像清晰度越高,也就更有利于病情诊断。“生成更高的场强主要依靠超导磁体里面的超导线圈,比如一台场强是3T(特斯拉)的磁共振设备,需要6000米的超导线。建厂以来,我们累计的使用量可以绕赤道好几十圈。”王亚男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眼下,天津基地已经发展为GE医疗全球最大的磁共振生产基地之一,年产能达1000余台。从精准检查“利器”1.5T、3T磁共振设备,到医学影像诊断“福尔摩斯”——PET/MR(一体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仪/磁共振成像仪),GE医疗全球销售的每两台磁共振设备里就有一台产自天津,产品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建成以来,GE医疗天津基地持续推动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圈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带动一批供应商发展壮大。西安企业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年前与GE医疗建立合作,为天津基地提供超导线材,从一家从未涉足医疗行业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用超导线供应商。

“GE医疗对供应商有严格的要求,我们的超导线材的工艺、质量控制水平等都是在和GE医疗的合作过程中提升的。”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强介绍,“从2019年开始,企业每年的产能增速保持在50%以上,员工也从80多人增长到了现在的360多人。去年,我们的超导线材产量达到了3000吨,95%以上供应医疗行业。”

过去10余年,GE医疗天津基地联动北京基地与京津冀地区300余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在全国的供应商超过千家,串联起一条高端医疗器械供应链。

随着保税维修资质的落地,GE医疗天津基地能够承接全球高端医械备品、备件的检测和维修服务,利用保税政策以及自身的制造能力和服务网络,预计可将设备维修周期缩短约30%,从“制造基地”向“制造+服务”双枢纽升级。

“医疗设备的资源再利用是高性能医疗设备服务领域的一大课题,是医疗设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GE医疗中国副总裁、客户服务业务总经理郑杰明表示,“GE医疗天津基地率先获批保税维修资质,让我们能够基于已有的系列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的国产优势,融合智能化、低碳化技术,探索医械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为国际客户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的同时,推动国内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升级的双重目标。”

从我市保税维修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此次GE医疗天津基地获批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是产品类型和地域的双重“扩围”,这得益于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及国家层面的政策红利。

郑杰明表示,资质的落地是天津基地10余年智能制造积淀与制度创新“共振”的结果:“各级政府部门的联动服务,为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纳入保税维修目录并扩大试点范围提供了强力支持,天津的‘产学研医’生态则为业务提供了全要素支撑。”此外,该业务也将赋能天津本地产业,带动国内高端零部件制造商接轨全球产业链,同时,通过技术反哺推动本土供应链向绿色再制造领域延伸。

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在去年天津基地成立10周年之际,GE医疗宣布在5年内投入5亿元,将天津基地打造成为集创新、生产、服务为一体的磁共振东半球总部,以创新中心、制造中心、服务中心构建产业链生态圈。

如今,在天津基地的生产车间旁,一座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正拔地而起,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未来,研发中心将聚焦超导磁体、梯度线圈等核心部件的迭代研发,进行超高场强磁共振等下一代产品的技术预研,建立装机设备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

王亚男表示:“作为扎根天津发展10余年、服务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企业,我们将继续以天津基地为支点,发挥‘链主’作用,协同京津冀产业优势,带动更多国内供应商伙伴深度融入全球医疗装备产业价值体系,打造覆盖东半球的高端设备服务生态圈,用中国速度、中国创造服务好全球医疗机构。”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 马晓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