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城花信·白露】七十二候花信咏(十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7 08:56:00    

沈阳故宫窗棂与盎然绽放的金桂。“宫墙锁不住秋色,岁月掩不住芳华”。裴朗延作品

【白露初候】

桂花

攒星聚粟裁香纱,

露冷霜清萼绿华。

本是蟾宫仙界种,

而今枝动半人家。

按:时入白露,鸿雁来,玄鸟归,桂花飘香。桂花之名,由木而来。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言:“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纹,形如圭,制字者间或出此。”其别称岩桂、木犀、九里香、金粟等。桂花以奇香著称,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曰:“木犀花,江浙多有之,清芬沤郁,余花所不及也,一种色黄深而花大者,香尤烈,一种色白而花小者,香短。清晓朔风,香来鼻观,真天芬仙馥也。”桂花为乔木,亦有植为灌木者。四季青葱,经冬不凋。叶长圆,花数朵聚于叶腋,仲秋时节,尤攒星聚粟,细蕊密簇。其花种类繁多,依花色之别,可分为诸类品系,最具代表性如色橙红者曰丹桂;色金黄者曰金桂;色乳白者曰银桂;色或乳白、或淡黄,四季皆华者曰四季桂。凡一品之下,又有数般品种,如银桂系列即有银盏碧珠、晚花白等五十余种;四季桂系列则有淡妆、月桂等十几种。古代传说,月宫中有桂树,吴刚斫之愈茂,嫦娥挹之弥芳,盖其贞质灵根,原非凡品所能摧折。另有蟾宫折桂之典,自唐以降,遂成科第祥征也。

“风自碧空来,吹落歌珠一串。”剪秋罗绽放,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更显肃穆。 刘舜天作品

【白露二候】

剪秋罗

五瓣丹砂仰翠翘,

茜纱裙幔袅纤腰。

分明尺剪余痕在,

疑是七娘遗幅绡。

按:剪秋罗,当以此花剪罗成形,又以入秋经霜愈艳而名。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开花深红色,花大如钱,凡五出,周回如剪成可爱。”此花裂瓣如剪痕,瓣缘具细密缺刻,状若绫罗遭巧匠碎剪,以剪秋罗名之,可谓精雅至极。其花又名大花剪秋罗、汉宫秋、剪红罗、剪金罗、剪罗花、碎剪霞。其株为草本,夏末抽茎,茎上生节,茎纤挺而劲,高二尺许。叶狭如剑,对生节上。茎端簇生蓓蕾,含苞如绛珠。及至白露,五瓣齐绽,凡一瓣者又二裂,赤若丹砂,缘带银纹,日光映之,流彩灼灼。剪秋罗花色娇艳,又得“剪”名,故古人常喻其为绫锦,如清郑文焯《醉花阴》题剪秋罗有句:“梦老汉宫秋,一片残霞,又散江南锦。”相对剪秋罗,亦有剪春罗,荣于春夏,色橙红,瓣不甚裂,先端具齿,艳丽不若秋罗也。

袁枚诗云: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秋海棠与沈阳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小青楼雕花窗棂相融。刘骏作品

【白露三候】

秋海棠

裙钗背立试轻盈,

碧透娇绡红泪惊。

花令自从瓶史后,

新迎诗婢郑康成。

按:秋海棠,因秋天盛开,优雅娇艳如海棠,故名。唐贾耽《花谱》有言:“有秋来着花者,名秋海棠。”清李渔《闲情偶寄》载:“相传秋海棠初无是花,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此花,可谓断肠花。噫,同一泪也,洒之林中,即成斑竹,洒之地上,即生海棠,泪之为物神矣哉。”故此,秋海棠又名八月春、断肠花、相思草。其株为草本,茎纤柔而色翠,叶斜心形而缘齿,绿裳之下隐现朱痕,为紫红色纹脉,恰似离人泣血,又若佳人敛袂,含愁低眉。花发于夏秋之际,数朵聚集,稀疏而呈伞状,稍垂头。瓣叠如绡,雌者作三瓣状,雄者作四瓣状。色分丹、粉、素三品,蕊吐金丝,幽香澹澹。子实三角棱然,藏籽若粟,遇风则散,自衍于墙阴石隙。又有中华秋海棠,乃秋海棠亚种,其株矮小,叶背无紫红脉纹。明袁宏道《瓶史》曾言花之有使令,秋海棠娇然酸态当为郑康成侍女。郑家婢女皆读书,言谈尝以《诗经》对句,秋海棠嫣然之态门当户对,正可入诗婢家也。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初国卿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