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是由清代哪个机构所修撰的?运作方式是怎样的?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承担这部丛书的编撰机构被称为四库全书馆。

在解释运作之前应该解释武英殿四库馆和翰林院四库馆的关系。

《四库全书》

按照官方正式的文书,最开始负责修撰四库全书的机构被称为“办理四库全书处”,而不是四库全书馆。早期档案中较多使用办理四库全书处这一名称而非四库全书馆。其办公地点在翰林院,是四全书馆总裁和总纂处理事务的所在,是整个四库编撰机构的核心和中枢。此外还有武英殿四库馆,包括缮写处、武英殿收掌处、监造处、聚珍馆和荟要处等。在中国古代凡官方史书修撰,均要开馆修史,因此随着编撰的进行开始慢慢将四库全书处成为四库全书馆,特别是非正式表述中,四库全书馆更多地被用来称呼整个办理《四库全书》的机构。这解释了翰林院四库馆和武英殿四库馆之间的关系。两者既是统属和被统属之间的关系,又是各自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因此在分析在四库馆的运作上,也要根据翰林院四库馆(办理处)和武英殿四库馆(缮写处)这两个部分来处理。

翰林院

翰林院系统是负责校订和编写《四库全书》的,其馆臣系统大致有提调官、纂修官、收掌官、总目协勘官、天文历法纂修官等,而武英殿系统主要负责的是缮写、校正经过翰林院系统整理和校订的图书。其主要负责官员有总阅官、总校兼提调官、提调官、复校官以及分校官、编次黄签官、督催官、收掌官等。其运作程序大致为图书先在翰林院系统校办好,然后提出意见,拟写提要,校正原书等,然后送到缮写处进行校正,缮写,最后成为定本刊刻。从分工来说,翰林院是负责书目的采进、整理和编写工作。所涉及的图书分为采进书、内府书和大典书。内府和采进两种类型的书目要有提调官分给纂修办理,纂修拟写提要并提出处理意见;其中应刊、应抄书目由总纂和总裁分别审核后进呈皇帝御览。大典本要经历从《永乐大典》到正本的辑佚的过程,因此大典本的写定工作还兼有校勘的过程。英殿系统将已经校订好的底本分发校对,之后进行誊录和缮写工作,经过多次反复校对之后呈请四库系统的总阅官和总裁官抽阅检查,然后进呈皇帝御览。最后将确定的正本交给武英殿收掌官收藏。

《四库全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